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是云南祥云县的一个高原淡水湖,位于祥云县城坝东南角,因湖水清澈得名,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每当秋高气爽,月桂柳稍,荡舟湖中,月光倒映碧水,波光随桨闪动,更增情趣味,该湖风景秀丽,古时列为祥云八景之一,有”青海月痕”之美称,为祥云县风景区之一,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一个景区。
青海湖长3公里,宽1.5公里,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湖区控制流域96.8平方公里,湖水向东流入中河,距县城东南9公里处,海拔1966米。据地质考察,大约在两百万年前,这里是宽阔的渊谷。当苍山断陷形成洱海时,祥云盆地东南角的地壳随之崩裂,岩浆喷腾,堆积而成现在的“象山”山群,堵塞了盆地水路,在祥云县沙龙区的青海营、沙龙、芮家营、白石岩四乡之间形成了青海湖。青海湖历经数万年的泥沙淤积,蓄水量约7000万立方,可灌面积7500亩,宜养鱼,1960年经人工修整成为一小型蓄水灌溉工程,湖水经板桥峡谷汇入金沙江。
青海湖,属自然湖泊,旧称“青龙海”,因水色清澈而得名,为第四系全新泥沙淤积而形成,青海湖水库原面积约6.3平方公里,总库容700万立方米,盛产鲫鱼、鲤鱼、青鱼,特产莲藕、苇,是水生动植物的“乐园”。湖畔翠竹苍郁,杨柳依依,湖面宽阔,碧波万顷,树木青葱,四季风光,美不胜收,月下观海,情趣黯然。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据《云南县志》载:“在县治之东南青龙海,水光如镜,秋月涵之,更觉澄湛。”昔人有诗曰:“月出东山上,水光色宛然,春江花月夜,风雅宜人逛。”为祥云有名的风景区之一,素有“青海月痕”之美称。湖四周为田原村庄包围,湖中水平波静,清澄见底,田原村景倒映,农家湖面打鱼撒网,岸边吸水灌田,静中有动。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天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秋天来临,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由于早期周围农民过度开发,围湖造田养鱼,使湖面积减少到目前1.73平方公里,库容减少到340万立方米,已失去了蓄水调洪、滞洪、灌溉及调节城市气候的功能。针对青海湖的现状,我县于1999年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青海湖扩建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按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开发旅游资源”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青海湖旅游总体规划工作,及早入手,充分准备,立足实际,着眼远景,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以及有前瞻性、预留发展空间、注重休闲度假和生态环保理念的规划原则,在青海湖水库建设开工之前,请云南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出青海湖旅游总体规划方案,修改完善后,祥云青海湖将建成一个4A级旅游景区。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城坝东南角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青海湖50元,乘游船45元,日月山门票15元
自驾路线:祥云县出发,进入祥姚路,行驶310米左转,进入西昌路,行驶2.6公里右转,进入S220,行驶110米左转,从S220到八里路,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八里路,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沪瑞线,行驶980米左转,从沪瑞线到青海湖,行驶2.8公里,到达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