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印象:佛教胜地水目山位于大理祥云县城东南十余公里处,海拔2670公尺。山上有云南山茶花,还有一颗千年舍利子。
水目山简介:
水目山景区坐落于楚大高等级公路、广大铁路旁,距离省会昆明约300公里,州府大理65公里,祥云县城20公里。主峰海拔2627米,登水目山览群峰秀色蜿蜒,望前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
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西南地区巫术遍起,鬼主猖獗,南诏为了击败割据一方互不统属的在大小鬼主,利用外来佛教,把它当作实现政治统一、政教合一的精神武器,尊为国教,并派大德高僧普济庆光禅师到水目山主持开山建寺。古云南干旱缺水,相传普济禅师入山之初,遍寻山野无泉源,随手将宫中钦赐的护宝锡杖往地上一拄,即刻就有清泉喷涌而出,此山于是命名为“水目山”。
从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经过多次修理工建,逐渐形成了一个建筑群落,有水目、贤填充、地藏寺、灵光寺、塔院、三教阁、毗卢阁、弥陀庵等寺观。水目山寺分为上、中、下三庵,现仅存的下庵,为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1984年至1987年重修。下庵依次是山门、塔院、前院、西北配殿、大雄宝殿,南北两边有僧房、香橱、职事堂、斋堂、茶室、云会堂。下庵前面,有历代僧人精心培植的梨数十亩。
水目山塔寺建于大理国时期,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为四方形十五级密檐式砖塔,塔双层台基,八角形。塔身第一级东面设门,南面塔壁彩绘壁画。其上各级每面有龛洞一个,塔刹由仰莲、覆钵、宝顶组成。经过多方努力,历经二年,云南祥云县在水目山塔的四周,恢复原有的样子,建起八角环形殿宇,把塔围住,塔尖从殿顶伸出,再现“寺抱塔”奇观。
水目山北岗有一片塔林,又称和尚坟。塔林分西北片和东北片,塔林作梯状排列,墓塔共61座,是水目寺历代僧人的入寂之地,其数量和规模为全国罕见。墓塔高3至6米,塔身为纺锤形或四方形。纺锤形的是砖塔,是大理国时所建。四方形塔有砖、石两种,为明、清时代所建。塔基分四方形和六方形两种,基座及塔盘砖上有云纹、莲花纹、人物、动物浮雕图案。塔刹有相轮、爷月、宝珠等形状。塔基外有石级通入塔内,塔内有墓室,用来放置陶制骨灰罐。罐面用朱砂写上佛语及圆寂僧人的姓名及法号。
云南祥云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民间文化的摇篮、天然的植物宝库。鼎盛时“衲子千余,从者如云,三千和尚,八百尼姑”。
经历代开发,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西南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特别是举世震惊、万众向往的佛门圣物“舍利子”,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又有徐霞客过访,林则徐专谒,担当受戒,吴三桂问卜等历史记载和“锡杖涌泉”、“枯井取木”、“风洞购物“、“木犬守场”、“铁树开花”较为知名的历史传说。
水目山的佛教历史及文化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在世界佛教界具有突出的特点,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水目山景区文化底蕴厚重,是中国云南省旅游的一朵奇葩。
景区等级:AAAA级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城东南25余公里处
电话:0872-3354086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60元
自驾路线:昆明→昆安高速→安楚高速→楚大高速→祥云板桥收费站→水目山风景旅游区路线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