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
时间:2021-03-17 11:01:43   已有人关注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普救寺的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地址:运城市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
门票:5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电话:0359-8485263;400-114-0521
周边公交信息:永济2路
附近推荐景点
-
垣曲历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垣曲县东、南部的历山镇、古城镇,是依托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
已关注1486人
-
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西端,为中华民族“五帝”之一的舜帝的陵庙。景区分舜帝
已关注848人
-
神潭大峡谷是在距今5.7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个大裂谷。峡谷内泉
已关注710人
-
运城盐湖位于中国山西晋南盆地,形成于新生纪第四代,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
已关注623人
-
大禹渡黄河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南大门的芮城县县城东南12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一处集精美绝仑
已关注539人
-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祖庙始建于陈末(南北朝)隋初,历朝历代均有扩建修葺,现存
已关注456人
-
李家大院是以传统的四合院组成的建筑群,但房屋的支撑体系不再是完全的木结构,而是砖木混
已关注379人
-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
已关注315人
附近热门景点
-
圣天湖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省芮城县陌南镇,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平
已关注957人
-
孤峰山风景区位于万荣县城正南8公里处,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避署度假、宗教为一体
已关注830人
-
紫云寺位于绛县沸泉村边的紫云岭上,系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古老佛寺。东南与中条山相望
已关注600人
-
五老峰位于永济市东南20公里的中条山上。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
已关注520人
-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
已关注479人
-
永乐宫坐落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山西省芮城县,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重
已关注360人
其他景点
-
黄河大铁牛位于永济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滩上,距普救寺约4华里。这里地处黄河中游,黄河两
已关注863人
-
尧王台位于永济市东姚温村之南山上,相传是尧禅舜的见证地。尧王台史称尧山、凤凰山、九
已关注853人
-
柳园位于河东大道与黄河大道的交汇处,单从这两条大道的名子来说,便知以柳宗元命名的园林
已关注769人
-
神潭大峡谷是在距今5.7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个大裂谷。峡谷内泉
已关注710人
猜你喜欢
-
双塔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贺昌大街与双塔北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20米,该寺坐北向南,
已关注0人
-
雪峰寺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南岸的白水带公园内,离蓬江大桥约 三公里处。雪峰寺的新址
已关注0人
-
槐荫禅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槐荫路东150米,原名槐荫庙,据《丹徒寺观》介绍,汉代董永
已关注0人
-
天宁寺大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飘萍路,南临婺江。天宁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
已关注0人
-
西明禅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长宁镇佛来山景区内,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
已关注0人
-
宝相寺塔位于山东市济宁市汶上县城宝塔路799号,始建于北宋年间,又名太子灵踪塔,塔高42.08
已关注0人
-
楞严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洋大学附近湖光岩风景区内,因《楞严经》而得名,已有 100
已关注0人
-
天台山下方广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内,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寺额为
已关注0人
-
古方广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内,又称下方广寺,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
已关注0人
-
临川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紫陵村,北依群山南临平川,依山临川因以得名。这里山环林翠
已关注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