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崖画景区攻略:
沧源崖画内容丰富,构图简练、粗犷、奔放,人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独具风格。它向人们展现了3500多年前佤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场景,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瑰宝。沧源崖画的发现,对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及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古代民族的历史、宗教及文化艺术提供了形象的资料,是一幅完整记载古代历史、社会、生活、习俗的画卷。沧源崖画,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目前,沧源崖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源崖画经考证是35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佤族先民们的作品,最早广为外界知道和发现是在1965年,当时是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考察发现的,至今已发现15个点,共有1100多个图案,其中人物约占74%,其它图案占26%。主要分布于我县的勐省镇、糯良乡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勐来乡,各个崖画点的内容形式大同小异,这一号点的图案比较完整和集中。
沧源崖画画面内容多为狩猎、舞蹈、战争、采集、放牧、建筑和宗教祭祀等活动,画面呈暗红色,经专家考证绘画颜料是以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的;作画的工具极为简单,细小图象和线条是用竹签、树枝、羽毛之类画成。粗细线条和大的色块直接用手指平涂垂染。但是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影响,周围森林植被减少较多,崖画受风雨侵蚀等原因,颜色不断淡化乃至脱落,图像的清晰度已不像40多年前汪宁生教授考察时那样明晰了。这个崖画点共有224个人物图像,动物有牛、狗、象、虎、豹、猴、岩羊、孔雀等,未见房子,表现的是人们在野外捕猎等活动的图像场景。
崖画画面上,水牛和牛角绘得比较多比较突出,表现了早期人类对牛的崇拜,整个画面体现了远古时期一个有组织、有首领、有指挥的部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分工,他们的经济结构已从单纯狩猎发展到狩猎、采集、种植、放牧并举,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
在勾画人物时,古人将人物身体勾画成简单的三角几何形,四肢配四条灵活多变的细线,主要通过四肢的姿态及头上的饰物,来反映其活动和身份,并根据男女特点绘成。男肩宽腰窄,女肩窄腰宽。人物、动物头部都画成圆点,而不表现五官。画动物强调鼻、角、耳、尾的特征,以表现其种属。同时,用象形的手法表现身体的各个部分,有时为了强调特征,还采取夸张手法,故意将某一部分突出地表现出来。
远古的先民用一种特殊的却又是最可靠的手段将他们的人生符号“刻录”在冷冰冰的悬崖上,越过漫漫时空,三千多年后终于等到了来解读、诠释、研究它的人们。今天,这张悬崖上的名片揣在我们的怀中、攥我们的手上,它的份量是够沉的;但如何妥善保存、利用好这张名片却是个不小的问题。走近崖画,看其图像一般距地面一至五米,以利保存,这或许显示了先民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时至今日,三千多年过去,时间足以印证远古先民的“前瞻”性是深远的,他们的良苦用心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时光毕竟无情,岁月终究留痕。无数时日的阳光炙烤、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如今这张名片已日渐斑驳,面目损坏严重。虽然有关部门曾采取过一些保护措施,但效果并不见佳。
景区级别:AAA级景区
位置: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佤族村寨勐来乡
电话:(0883)7126803,(0883)7331350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网上24元,市场30元
交通路线:沧源县法院——耿沧二级公路——崖画公路——沧源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