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杉为杉科、柳杉属。别名:长叶柳杉、宝树、沙罗树、孔雀杉。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雌雄同株异花,为中国原产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柳杉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苦寒。可以解毒杀虫,也可用于治疗癣疮。
成片的柳杉在其它地方的庙宇周围不多见,只有东、西天目山有大片的柳杉群存在。日本的庙宇旁也都种有柳杉,而且在日本所有与佛教有关的木质纪念品都必须用柳杉雕刻。据传说,日本的柳杉是从东天目山移栽过去的。
在古代,东天目山与日本佛教界关系十分密切,常有日本僧徒到东天目山来求学。因此来中国求学的日本僧徒把柳杉树种作为一种纪念带回到日本种植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古寺名刹一般都座落在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的名山中,山因寺院而有灵气,寺因为山而闻名,两者相依,相辅相成,东天目也不例外。东天目山的佛教源远流长。建于东汉永平10年的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
前来传教的两位僧人一位叫摩腾,一位叫竺法兰。据《佛藏宏明集》记载:“汉明帝永平中,摩腾、竺法兰以佛经西至天目。”由此可见,天目山的佛教,是西域佛教传入国内的同一时期传入的。上面的寺院叫昭明禅寺,分上下两院,我们现在要到的是上院。
上院始建于梁大同年间,以后几度毁废又几度重建,目前的寺院是近些陆续恢复重建的,有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
说起昭明禅寺,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个人是志公禅师,另一个是昭明太子。志公禅师,原名宝志,传说是他母亲从鹰巢中捡来的,因此他的形体十分古怪,手无手掌,脚无脚板,手脚像两对鹰爪。他从小就刻苦学习,潜心悟道,最终成了蜚声京城的大和尚,并收梁武帝为皈依弟子,成了梁武帝的师傅。李白就称他为“锦幪鸟爪,独行绝侣”。后来志公向梁武帝请求,离宫到东天目山修行。
当时有个道士正要在东天目山建道观,梁武帝让志公和道士各显法术,谁的标记先到,东天目山就归谁。于是两人进行斗法,道士放飞白鹤,志公掷飞锡杖。结果锡杖先到了东天目山上空,一声巨响,掉到了东天目山峰顶。
白鹤闻声,不觉一惊,收起翅膀,落在了附近另一座山上。锡杖掉的地方就是东天目的大仙峰,白鹤落的地方就是鹤山,现在鹤山脚下的村就叫白鹤村。公元514年,志公禅师以97岁高龄圆寂于东天目山。后来,梁武帝将志公禅师遗体移葬国都南京,并建志公殿供奉纪念。志公殿在南京中山陵旁,是中山陵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昭明是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的谥号,世称昭明太子。昭明太子小时候就很有才气,而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昭明太子对文学深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作为南朝梁武帝统治的区域,佛教圣地就数天目山了,“八方香客云集来,十万烟火散江南。”昭明太子到天目山来修禅也是理所当然的了。现在东天目山流传着许多关于昭明太子的故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他在东天目山分编《金刚经》。
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就是昭明太子在东天目山完成的。原本《金刚经》不分章节,没有标点,僧人诵读十分不便。昭明太子把它加上标点符号,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结果因劳累过度造成双目失明,最后又用东天目山的泉水洗眼给治好了。
现在东天目山还留有分经台和洗眼池等遗迹。
因为志公法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昭明太子是韦驮菩萨的化身,所以东天目山既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又是韦驮菩萨的道场。道场是佛教用语,它与封地、领地、管辖区的意思相近。韦驮是护法天神,他手中的法器叫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专打妖魔鬼怪。
天下的寺庙中几乎都供有韦驮菩萨,而且全是立像,唯独东天目山的韦驮是坐像,原因就是这里是他的道场。同一个寺庙同时是两个菩萨的道场,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东天目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佛教圣地。
昭明禅寺原为禅宗,是临济宗的中兴之地。现为净土宗,是当代名僧净空法师竭力推荐的寺院。昭明禅寺不愧为一块佛教净土,这里没有一点商业气息,寺内的香、蜡烛、各种资料、甚至在这里吃饭住宿都不需要钱。寺庙为清静修行的地方
地址:杭州市临安太湖源镇东天目村
电话:0571-63968111
开放时间:夏令:7:30-17:00;冬令:8:00-16:30
门票:成人票140元(含门票110元+30元景区内交通车)。
交通参考路线:从临安市通力旅游客运公司进入天目路,行驶70米;右转,进入钱王街,行驶2.8公里;右转,进入临西路,行驶820米;左转,进入S205,行驶8.4公里;靠左前方行驶,进入青溪街,行驶3.6公里;请直行,进入浪白线,行驶8.8公里;到达东天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