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印象:普光寺深幽静谧,楼阁壮丽,环境优美,风景迷人,自建寺以来信徒众多,香火鼎盛,一度成为途径滇西博南古道和茶马古道广大信众、商旅的朝拜的地方,是历史悠久、享誉一方的千年古寺。
大理普光寺简介:
普光寺,坐落在漾濞县河西乡下普村。普光寺是漾濞规模最宏大,香火最旺盛的一座寺院。1988年公布为漾濞彝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从漾濞县城驱车东行三公里,只见大漾公路上方金龙山之麓蓊郁葱茏的林荫中,掩映着一座飞檐翘角、楼阁耸峙的气势宏伟的寺院,这里傍山依林,林木葱郁,交通方便;山花掩径,林禽争鸣,自然风景极为优美。这就是历史悠久、享誉一方的漾濞普光寺。据传普光寺始建于宋朝,后毁于兵火,明末清初重建。50年代曾被地方粮食部门征用改造为仓库。
1976年粮食部门将该寺房产转卖给云台山林业局。1983年该寺地基收回地方,以待开发。1986年初春,周围群众自筹款项在原地基上进行庙宇修复。至1991年,下关、大理、巍山、祥云、昆明、四川等地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普光寺就此以每年七八万元香火功德的收入,专用于会期活动和修复扩建。县内外古建筑和雕塑方面的民间艺人,以极其深途的审美眼光,构筑了以“普光高照”为主庙的楼台亭廊、梵宫舍宇、招待所等共11幢27间的建筑群。主庙建筑久远,原为单层平房,1983年后两次重修扩建装饰,现为楼房3间,雕梁画栋,文墨苍劲,佛像数尊,香烟不断。沿后台上为大雄宝殿楼房3间,右侧分别为药舍楼房4间,招待所楼房4间。诸天阁一幢3层5间。该寺占地面积约9亩,建筑占地面积约5亩。
普光寺主体建筑共有四院十二个殿堂。整个寺院依山而建,从山门由下到上的第一院左侧为“杨家将殿”、右侧为“十帅殿”,主要供奉爱国将士的神像,所供奉的十大帅中,有马元帅、康元帅、杜元帅三大帅为穆斯林出身的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第二院为“诸天阁”,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萨十王、三皇等佛像。第三院为“观音殿”,主要供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地母”等菩萨。第四院为“大雄宝殿”,也是最具特色的一院,主要供奉燃灯古佛、释迦牟尼、弥勒佛、达摩祖师、玉皇大帝和一尊卧佛等主佛。
在寺院右侧的山上,还修筑有三座随着地势而建的一座高于一座的小庙。小庙的神位上分别供奉着“山王土主”、“药王祖师”和“女娲娘娘”等神像。
大理普光寺寺中供奉着祀神138尊,代表着方方面面的神灵,在这里我们会发现大理的普光寺它对佛教、道教、儒家文化、藏缅文化、白族本主崇拜等,几乎都是“兼收并畜”,是典型的“多神信仰”寺院,它充分体现了大理白族的宽容、和解的精神和大理的白族文化。
站在普光寺前,东眺点苍山青黛色的诸峰直插云天,俯观碧波粼粼的漾濞江宛转东去,隔江又与老和尚山峻峭的峰峦遥遥相望;而回眸仰望寺院的右侧, 拔地而起的虎头山,又筑起一道高耸云天的苍翠屏障,真不失为一个气象万千而又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远看普光寺,古木参天,炊烟缭绕,坐向各异的大小殿宇隐现于古木葱郁之中。围墙外,一棵棵老桉树参天入云,一排排银槐枝干横出,繁茂挺秀。近视观音殿、大雄宝殿、岳王殿、十帅殿、老君殿、女娲殿、山神山王殿以及白龙太子庙等,殿宇飞檐斗拱,雕木楼墨,精湛巧妙,出神入化,风雅别致。一尊尊“儒、佛、道”三家的彩绘造像,神态万般;梵僧、侍从活灵活现,使灿烂的文物古迹与优美的自然景色互相辉映,“人工”与“天工”融合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图。
普光寺深幽静谧,楼阁壮丽,环境优美,风景迷人,自建寺以来信徒众多,香火鼎盛,一度成为途径滇西博南古道和茶马古道广大信众、商旅的朝拜的地方,是历史悠久、享誉一方的千年古寺。
位置:大理州漾濞县河西乡下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