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印象:花鱼洞中有鱼无数,其中最独特的莫过于母龙潭中的花鱼了。花鱼者,通体红黄褐相间。体长十多厘米,平常在溶洞深处生长.觅食时才会游到潭中。花鱼是特殊水质和环境造就的宠儿。随着油路的通车,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花鱼洞受到越来越多的世人青睐。
花鱼洞简介:
花鱼洞位于弥渡县德苴乡政府东北约9公里的峡谷中,德苴独特的地理环境锻造出了一方胜境花鱼洞。这里山花灿漫,清幽静谧,鸟声啾啾,给人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因潭中有花鱼而得名。
千百年来,花鱼洞始终保持着纤尘不染、朴素自然的风貌。龙潭峡谷青山逶迤,远近相叠,尽显生态自然之美。四周山峦起伏,翠岗连绵;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游览花鱼洞,看水波粼粼、鱼儿悠悠,听鸟鸣声声、木鱼唱晚,的确感受非凡。车行山中,峡谷宽宽窄窄,忽而似到尽头,无路可走;忽而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云阔天长之处,有绮丽风光迷人;山穷水尽之隙,又忽现柳暗花明之景。天然无雕饰的自然之美,令人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顿觉心旷神怡,疲惫尽消,神清气爽。
花鱼洞,名为洞,实是潭。属喀斯特地下溶洞,内有地下水涌出,形成公母龙潭,河之南谓曰公龙潭,公龙潭流出的水流量较大,有大木桶粗,清澈如镜,饮之甘洌无比。河之北谓曰母龙潭,母龙潭流出的水是浑的。两龙潭似情侣隔河相望,两两相对,却也象一对恩爱的夫妻。
花鱼洞之美,美在传说。传说以前水都是清的,是龙王惩罚人贪心,才让水变浑的。有一天,一路人来到龙潭,看到潭里的鱼都只有筷子长,便自言自语地说:“都说花鱼洞的鱼很大,原来是虚传。”不巧被龙王听到,于是就派一对两尺多长的鱼出来游一圈,可路人看后摇了摇头;龙王又派出三尺多长的鱼,路人仍说“还是小鱼”;最后,龙王派出一对牛一样大的鱼,路人仍故意说是小鱼。龙王大怒,觉得人心过于贪婪,于是伸出龙爪想惩罚路人,但由于龙爪太大,山石被震塌下来,堵住了母龙潭大半出水口,自此之后,母龙潭的水就变浑了。传说告诉人们一个至善哲理“人心不能太过贪婪,人在做,天在看”。
龙潭周围,绿树如荫,野花遍地,时有鸟鸣,更觉几分幽静,潭中有水,水从石洞涌出,有木桶粗,清澈如镜,四季皆清,品尝一口,全身凉爽,便觉是一种享受。有位老人介绍,前些年龙潭花鱼非常多,花鱼头尾皆小,身腰粗壮,底部呈黄,大者有七八公斤,成群结队,出出进进,来来往往,追逐嬉戏。一任自由,一任洒脱。
哪里的鱼为什么一面是黄呢,一面是绿呢!这里面也有个传说的。一天,一个远道而来的铁匠路过花鱼洞时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不禁东看看,西望望。待赏完景后,他又饥又渴,开始埋锅做饭。正当他向潭里取水时,一大群鱼游了过来,铁匠捞起几条鱼,放在锅里开始煎,当他刚刚把鱼煎黄了一面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滚来层层乌云,顿时狂风大作,倾盆大雨瞬时而至,那些煎黄了的鱼,趁着锅里充满雨水,跳回潭中,铁匠则被雷劈死了。此后,这些鱼被村民们称为受龙王庇佑的“神鱼”,谁要是吃了就会遭雷劈而亡。而花鱼洞的鱼也变成一面金黄色,一面青色。
当然,这些花鱼渐渐少了,往日的风采荡然无存。老人的介绍仅仅给我们留下对往日那份美好的追忆和对花鱼再现人间的那份渴望。公龙潭、母龙潭之上,高耸着的是如削的岩石,宽广的石山上隐藏着许多溶洞,洞连洞,洞套洞,似铁链环环相扣,巧夺天工,虔诚的乡民,在洞中塑造了许多菩萨、罗汉,粗犷、朴实、简陋而真诚。
花鱼洞,虽不是那样的闻名遐迩,那么的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然而,凡是游览过花鱼洞、领略过它的神奇魅力,投身过它怀抱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赞美它,念念不忘它不同寻常的好、纤尘不染的静和超凡脱俗的美。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德苴乡东北约9公里的峡谷中
开放时间:全天
自驾路线:弥渡县出发,进入政通街,行驶120米左转,进入建设路,行驶250米直行,进入环城东路,行驶70米右转,从环城东路到祥临公路,行驶1.4公里右转,进入祥临公路,行驶18.0公里左转,进入弥河线,行驶540米左转,进入苴德公路,行驶16.7公里右转,从苴德公路到苴德公路,行驶8.4公里右转,进入苴德公路,行驶60米到达德苴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