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富县一日游必去景点推荐
发布时间:2023-03-07 09:53:23
-
1.子午岭自然保护区
子午岭横跨甘肃、陕西腹地,是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天然林区,面积大到了有213万公顷;乔、灌、草层次分明,用专业术语讲,植被好到了“郁闭度”达百分之七十至九十的程度。乔木树种主要有辽东栎、油松、山杨、白桦、侧柏等二百多种用材和经济林木;林下灌木有胡枝子、绣线菊、连翘、黄蔷薇、山楂、虎榛子、狼牙刺、酸刺、多花拘子等;草本有...
2.王家沟风景区
王家沟群山环抱,碧水中流,莽莽苍苍,泛碧滴翠。在这里,云、天、树、山、岭、沟、水融为一体,连鸟的叫声也透着无限生机。漫步其间,如入画境。说不清年代的参天大树,叫不起名字的花花草草,漫山遍野的野果野味,随处出没的飞禽走兽,珍奇罕见的灵丹草药……这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她的美丽富饶和神秘莫测。王家沟,阡陌纵横的农田,碧波荡漾的鱼塘,瓜果飘香的田野,炊烟袅...
3.羌村
一位名叫杜甫的诗人,为避战乱,流落至鄜州羌村住了下来。那是公元756年的7月。757年的11月,诗人举家迁回长安,在此居住一年零三个月,杜甫本人在羌村居住不足三个月。然而,就是这一年三个月,使羌村变成了圣地。在此期间,诗圣写下《羌村三首》、《月夜》、《北征》等10余首佳作,流传于世。其中在长安狱中写下的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
4.富县太和山
太和山景区依据山势将现有建筑分为四个平台:一号平台为宗教文化区,在朝天门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上悬挂有鄜州镇州之宝,国宝级文物宝室寺铜钟;二号平台为文化娱乐区;三号平台为文物旅游区;四号平台为风景设施区。山下为太和山旅游综合服务区,有石台阶自山下直通山顶,还有盘山公路供车辆上山。山上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一所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地址:延安市富县门...
5.杜甫故居
杜甫故居位于富县茶坊镇羌村,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杜甫携妻带女避难到鄜州羌村(今富县岔口乡大申号村)。这个“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的偏僻小山村成为诗人及全家寓居之地。杜甫居此期间曾写 《羌村三首》、《月夜》、《北征》等十余首佳作流传后世。后世之人瞻仰杜甫风采,曾在此留有石刻。明万历年间,进士王邦俊告老还乡,回到故土,置别墅于郭家庄。因近...
6.直罗镇战役纪念馆
直罗镇战役是1935年11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亲自决策部署和指挥下,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进行的。这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红军积蓄和发展了新的战斗力量,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进一步巩固和开拓革命根据地赢得了时间。直罗镇战役使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
7.富县白骨塔
白骨塔位于子午岭脚下,秦直道路旁。自秦汉至明代末年,村庄甚多,人口稠密。八卦寺、槐树庄还没有集会,为商贾云集之地。清代同治七、八年间,由于回民起义,两万余名的回民军在此与清军作战,致使战火四起,接连不断,无辜百姓死于非命。同治十三年,大难后的幸存者,在距八卦寺二公里的油坊头村南路东建造了一座四方锤型塔,塔身铭刻“白骨塔”三字。塔高3.9米,底宽1.8...
8.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称川子河石窟,位于延安市富县城西65公里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唐、宋、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了一千余年,最后建成石如刀切,分布于东西长约70米、一字排列的大小七个洞窟。主洞前有木结构三开间二层楼房。楼前接寺院,院门正上方雕刻有“石泓寺”匾额。石泓寺石窟前有三开间两层木构大殿一座,窟平面略呈方形,窟宽...
9.照八寺村
照八寺村海拔为1390米,是富县海拔最高点。因为海拔最高,唐代这里就有寺庙,当时名满京华,香火鼎盛。登上照八寺可看见周围八座寺院,它们是:拇指塬上侯村的寺院,食指塬上杜宜的寺院,中指塬上西里村、羊泉、八合、立石的寺院,无名指塬上东村的寺院,小拇指塬下桃花砭的寺院。因可望见八座寺院,照八寺因此得名。传说,由照八寺挖下的隧道可以通到八座寺院。地址:延安...
10.东村会议旧址
东村会议旧址属于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富县北道德乡东村,旧址原为天主教堂,建于1934年,建筑为四合院形式,坐东面西,三面环谷。在距教堂南侧30米处的沟畔有三孔土窑洞,是当年毛主席指挥直罗战役时居住过的地方。1935年11月11日,直罗战役之前,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东村,在东村福严院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同徐海东率领的红15军团会师,开始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