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安龙十大景点排行
发布时间:2022-02-08 21:23:19
-
1.安龙博物馆(永历行宫)
永历行宫(安龙博物馆)位于安龙县招堤街道大同路,馆舍为中国传统宫殿式仿古建筑,是根据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移居安龙、建立陪都之史实复建,因此老百姓也称这里为“皇宫”。博物馆由门楼、文华殿、配殿、角楼组成,建筑风格上主要采取当年永历皇宫的建筑样式。 “永历皇宫”始建于明末清初战乱年代,明朝崇祯皇帝死后,朱氏皇族桂王朱...
2.招堤王囊仙塑像
王囊仙,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是清朝嘉庆年间一名传奇的布依族女子。王囊仙自幼习武,能以布依族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人民起义,且貌美不凡,布依族民间便称其为囊仙,意为仙姑。 嘉庆二年正月初五(公元1797年)领导布依族人民于南笼府(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安龙县)起义反清,号称黄仙娘娘,其军人数最多时达数十万众,义军先后攻下普坪、贞丰、兴...
3.卧雪山庄(袁祖铭旧居)
袁祖铭旧居位于安龙县龙广镇街上, 又称“卧雪山庄”,是省级文物保护重点古迹。北伐军左翼总指挥袁祖铭旧居,由其父袁廷泰于1917年建造,属典型民国建筑风格,具有历史、艺术和建筑科学等方面的文物价值。 旧居占地1650平方米,为一组中西结合的穿斗式砖木结构建筑群,坐南向北,由南北正厅和东西厢房组成四合大院,大院西北侧建有侧房。建筑外...
4.笃山龙井天坑
笃山溶洞群的山地中,分布着星群一般的20多个大大小小的天坑。有的呈锅底状,有的呈竖井状,有的呈碗底状,有的大天坑内还有小天坑,仿佛大碗中装着一个小碗——如龙井天坑。 龙井天坑为一径宽50米×100米的椭圆形巨形竖井,垂深达250米,在井壁东南隅有较厚的泥砂堆积,生长着茂密蕉丛,成为天然的洞中花园,其余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仅西北面有...
5.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公园
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公园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笃山镇境内,是国内第一座融合了极限运动、户外休闲、旅游度假、餐饮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户外运动公园,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全国首个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 公园跨越10平方公里的辽阔区域,规划有近30个山地户外运动及休闲游憩功能区,结合笃山极其丰富喀斯特地貌资源,运动项目的设置全面覆盖了...
6.五省会馆
五省会馆又名五省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广场坝中心繁华地段。民国十二年(1923年)袁廷泰的大儿子袁祖铭(号鼎卿)率军出黔,逐鹿湘、鄂、川、陕诸省,所战皆捷。北洋军阀吴佩孚欲回笼络,委袁祖铭以“五省联军总司令”职备。袁廷泰得知,自命不凡,在龙广场坝兴建“五省宫”,命名为“五省会馆”。供奉“五星聚奎”神...
7.招堤国家湿地公园
作为国家湿地公园、贵州省十大魅力风景区的安龙招堤,七月的杨柳婆娑,荷花怒放,伴随着阵阵荷风,亭楼阁榭之间,三五成群的游人络绎不绝。数百年来,安龙招堤以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醇厚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踏上这方土地的文人墨客在由衷赞美的同时,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华章。 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荷花种植面积就有5000多亩,湿地面积360....
8.笃山溶洞群
笃山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地貌呈现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溶洞与天坑密集分部的地区,在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30多个溶洞和近20个天坑,其主洞暗河犀牛洞,长达17.6公里,洞内有10余个洞厅,最大的第四厅约8万平方米,足可容下3个足球场。 20世纪80年代,有近10个国家的专家多次深入笃山溶洞群进行探险、考察,认为此溶洞群集大、...
9.招堤半山亭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张瑛任职兴义府知府时对招堤进行加高加固,后又在金星山修造半山亭。一次在亭内大宴宾朋,酒至酣甜,张瑛年仅十一岁的爱子张之洞即兴作了700余言的《半山亭记》,一气呵成,句法工整,语惊四座。 后刻石嵌于亭内石壁之上。半山亭内楹联多达数十条,均为龙城知名人士所书,其笔法龙腾虎跃。楹联情景相融,寓意深远。 地址:贵州...
10.招堤醉荷亭
醉荷亭,1980年以来,政府逐年拨款维修招堤风景区,恢复了原“十里荷香”近百亩,又在荷花池上建造了钢筋水泥曲桥,曲桥中有流线型和梯形桥各一座,桥上水泥预制板有梅花图案,两侧栏杆以几何图形为装饰。 曲桥中央部位建有五座赏荷亭阁,其中一座为二层攒尖六角亭名曰“醉荷亭”,匾额系现代著名女书法家肖娴女士题书。 这五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