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比武石位于双龙洞约一公里处“鹿湖“的东北岸。据《双龙风景名胜区志》34页记载:石有二,各长3米左右,重逾数吨,上下相叠。传说当年朱元璋属下大将胡大海和常遇春曾于此为争攻城先锋官而比武。此二石即为二大将在比箭之后比力时所举之石。

传说胡大海与常遇春比武留下巨石,民间相传,元朝末年的一个冬天,朱元璋率军攻打婺州。他知婺城的守将白堰都本领高强,便先将兵马驻扎在北山鹿田。他一面派人刺探敌情,一面操练人马,准备攻城。自从胡大海跟着朱元璋到了义军营中,朱元璋想:“好铁还得用火炼。
胡大海虽然勇猛,但还未上过战场,应该比试比试才好。”他和几个将领一商量,决定采用比武的办法,试试胡大海的本领。一天,朱元璋叫大将常遇春设下擂台,传出号令:“谁能敌得常遇春,谁便挂先锋印。”常遇春得了朱元璋的命令后,就在一片开阔地上设下了擂台。
常遇春是个身经百战的大将,用一张八百斤力气才能拉得开的大弓,一般人哪里是他的对手!比武开始了,常遇春威风凛凛地走上擂台,对参加比武的将士说:“谁能拉得开这张弓?”说着他就搭上一枝箭,把弓拉了个“满月”。这时天空中刚好有一只老鹰飞过,常遇春“嗖”的一箭,不歪不偏,正好射中老鹰的眼珠。
将士们佩服得吐出舌头,一齐叫好。但没一个敢与他比武。这时胡大海翻身骑上一匹大白马,拍着胸脯对常遇春说:“如果你能射中我,证明我的武艺还没到家,死了也不怨你。”说着,他像风一样,拍马从常遇春面前跑过。
常遇春拉紧了弓,搭上了箭,“嗖”的一声,朝胡大海的后颈射去。胡大海贴紧马背,箭正好从他的背上擦过。常遇春私下叫好,又对准胡大海的后脑勺射出了第二箭,只见胡大海将头向左一偏,箭刚好从他的右耳根边擦过。还没等他抬头,常遇春又射出了第三支箭,这支箭直射胡大海的左耳朵根,眼看就要射中了,常遇春慌忙叫了起来,胡大海忽然转身,伸出右手把箭接在手中。常遇春和其他将领见后纷纷拍手叫好。
胡大海就对常遇春说:“常将军,我来射射怎么样?”“好!”常遇春就把弓箭交给他,并顺手抓起三颗鹅卵石,朝天空一抛。胡大海连发三箭,“啪啪啪!”,箭箭射中石子,接连冒出一朵朵火星,众将士都看呆了。他俩的箭术,使朱元璋非常高兴。他从将台上下来,向胡大海和常遇春各敬了一杯酒,说:“二位将军听着,方才你们比了箭法,可说是旗鼓相当啊!我当中人,二位将军再比比力气怎么样?”常遇春与胡大海见主公有令,遂一齐下马,准备比力气。
常遇春下马后,见到远处有一块大石头,就走到大石旁,双手抱石,“嗨”的一声,将石举过头顶。然后一步步走到空地上,轻轻放下来。胡大海也走到一块大石旁,蹲个马步,双手抱石,“嗨”的一声,将大石举过头顶,然后一步步来到常遇春所放的石头旁,轻轻将石叠在常遇春举过的石头上,搭成一个人字形。常、胡二将这一举,引来场上将士雷鸣般的掌声。
经过比武,二将武艺相当。朱元璋就让二人抓阄。结果胡大海抓到先锋阄。朱元璋于是当众宣布:胡大海为先锋。通过比武,义军士气大振,日夜准备攻城,元兵怕得连大白天也不敢开城门。因这两块巨石是常、胡二将比武所得,于是人们便称它为比武石,而将朱元璋与众将观看比武的那座巨岩,则称作观擂岩。
地址: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金华山
电话:0579-83202095;0579-82598010
开放时间:8:30-16:30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进入景区免费,参观景点需购联票。成人票90元,1.2米以下儿童、70周岁及以上老人凭证免费;1.2-1.5米儿童、60-69周岁老人、学生凭证半价。门票包含: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金华观、朝真洞、二仙洞、仙瀑洞、黄大仙祖宫。
周边公交信息:双龙 - 公交站 400米;途经公交车: y3路 y5路
自驾参考路线:从金华汽车西站进入迪耳路,行驶70米;左转,从迪耳路到环城西路,行驶50米;右转,进入环城西路,行驶1.5公里;进入环岛,进入北山路,行驶1.4公里;请直行,进入S313,行驶3.9公里;右转,进入花果路,行驶2.1公里;左转,进入罗电线,行驶4.3公里;到达双龙洞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