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安觉寺
时间:2017-05-01 11:17:59   已有人关注
安觉寺在闹市中安安静静的处在那里,没有游客观光的喧嚣,但却有虔诚的信徒来到这里认真的做着法事,风格是传统的藏寺,四周石墙围成的藏式木质结构四合院建筑,内设宗喀巴正殿,弥勒、护法两偏殿,僧房20余间。

寺不大却很有味道,一早众僧侣还在“过堂”(早饭),小编蹑手蹑脚地走进僧堂虔诚地拜了拜,生怕破坏了这份静谧与平和。一位值堂的僧人主动与小编攀谈起来,虽然口音浓重的他有时让小编费解,但那种平和的语态让小编心静。
安觉寺,坐落在四川康定城中,折多河畔,将军桥头,是藏传佛教中的一所黄教庙宇。据传,1652年,五世达赖路经康定,应当地五们高僧的请求,亲自选定庙址,并为庙址开光。
两年后,派五位喇嘛修庙,动员城里五户施主承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庙宇落成。由于从选庙址到落成,同五个“五”有关,藏语中“五”音为“安”,希求四方敬重寺庙,故庙名“安雀”。
地址: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光明路
开放时间:9:00-20:00
门票信息:详情咨询景区。
自驾路线:从康定县进入西大街,行驶400米;右转,进入沿河西路,行驶620米;右转,从沿河西路到安觉寺,行驶30米;到达安觉寺。
附近推荐景点
-
措卡湖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麻日乡境内,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措卡湖在当地称
已关注2716人
-
木格措是与世无争的一个地方,让你以为自生在仙境,忘乎所有,与其看大海的波涛汹涌,还不如来
已关注1039人
-
八美石林是草原上的石林,不是很壮观,也很有特点,需要骑马进来观看,进入几乎没有接待能力,大
已关注1008人
-
从新都桥到八美路上有一个很大很美的草原,塔公草原,一到这里,蓝天白云绿草河流就映入眼帘
已关注730人
-
海螺沟冬季真的很美丽,而且还可以泡温泉,是爱泡温泉的人士喜欢的地方之一。景色也好。现
已关注567人
-
新都桥的景色自然是不可言说,路也不错,可以搭大巴一站一站的走,川西的天气每天都很好,只要
已关注544人
-
燕子沟是很原生态的一处景区,设施还不是很完善,但胜在人少景美空气清新,还能看到贡嘎雪山
已关注440人
-
亚丁真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天气非常重要。天气好的话,景色美呆了。爬上牛奶海的
已关注246人
附近热门景点
-
飞夺泸定桥太深入人心了,必须得去看眼泸定铁索桥,走走当年红军的路,不过现在桥下的水流平
已关注3634人
-
天路十八弯位于318国道雅江段,通往理塘往西藏,翻越海拔4659米的剪子湾山,你就会经过这里
已关注2828人
-
折多山是川藏线上的一座大山,也是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大山,过了折多山就是新都桥了,这是一
已关注2781人
-
康定木雅圣地景区位于享誉世界的情歌之城——康定,在康定折多山西侧的“木雅辛康”,是甘
已关注782人
-
亚拉雪山是一座如同南迦巴瓦之类外形特点很鲜明的雪山,从西侧塔公寺方向仰望山体如同含
已关注455人
-
海子山姊妹湖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位于巴塘和理塘的中间,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
已关注417人
其他景点
-
红海子位于四川康定折多山上的康定机场后,座落在木格措到塔公的新建旅游环线上,海拔4200
已关注7415人
-
折多山是川藏线上的一座大山,也是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大山,过了折多山就是新都桥了,这是一
已关注2781人
-
里索海海拔4500,位于高山的山坳之中,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贴山开凿的仅能供一辆车通行的碎
已关注1451人
-
木格措是与世无争的一个地方,让你以为自生在仙境,忘乎所有,与其看大海的波涛汹涌,还不如来
已关注1039人
猜你喜欢
-
双塔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贺昌大街与双塔北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20米,该寺坐北向南,
已关注0人
-
雪峰寺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南岸的白水带公园内,离蓬江大桥约 三公里处。雪峰寺的新址
已关注0人
-
槐荫禅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槐荫路东150米,原名槐荫庙,据《丹徒寺观》介绍,汉代董永
已关注0人
-
天宁寺大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飘萍路,南临婺江。天宁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
已关注0人
-
西明禅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长宁镇佛来山景区内,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
已关注0人
-
宝相寺塔位于山东市济宁市汶上县城宝塔路799号,始建于北宋年间,又名太子灵踪塔,塔高42.08
已关注0人
-
楞严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洋大学附近湖光岩风景区内,因《楞严经》而得名,已有 100
已关注0人
-
天台山下方广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内,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寺额为
已关注0人
-
古方广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内,又称下方广寺,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
已关注0人
-
临川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紫陵村,北依群山南临平川,依山临川因以得名。这里山环林翠
已关注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