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碑在阙的旁边,高2.5米,宽1.7米,碑顶为圆形,二蟠龙首为圭首。碑的中部有篆书“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下面刻有碑文,碑文共有557字,18行,每行29个字,末行低12字,为“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石工刘书”。碑的阴面刻有丘常在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三月既望的一则题记。
据樊敏碑阴丘常《跋》,樊敏阙在北宋时即已倒塌,以此不见于金石著录。原阙为有扶壁式双阙,现存左阙为1957年四川省文化厅拨款组织修复。阙体呈西南向,由结构基本相同的主(母)副(子)两部分组成。自下至上为座、壁、楼(斗拱层)、檐、顶五部分。自座以上,主阙由十三层石料、副阙由七层石料仿木结构镌刻叠砌而成。
主阙全高5.32米,子阙全高3.31米。主阙为四阿式层顶,脊部作扁圆筒状,脊顶为一半圆雕之含绶雄鹰。檐盖上下刻圆条状之垅椽,椽头刻瓦当。盖下面刻日月星辰。楼部转角处刻圆雕角神。由于部分原件未得,楼部素面无画像者为修复时配置。但西南正面保存画像石原件一幅。
画像内容据著名学者邓少琴判识,定名为《哀牢夷九隆氏龙生十子图》。图像内容反映了汉代云南永昌郡古哀族的族源神话(《后汉书.哀牢夷传》有载),反映了樊敏曾任永昌长史的从政经历,在汉画像中是独特的题材。此外,主阙楼下正中浮雕饕饕含蛇图像,子阙正背面楼下分刻西王母和玉兔图像,均为珍贵的汉画像作品。
樊敏碑在阙后。碑身为整块红砂石,高3米,宽1.26米,厚0.27米,嵌植于一巨形昂首行进状的石龟背上,连座通高3.4米,为汉碑成熟期的巨形作品,以为座(龟趺)在汉碑中也为少见的一、二特例。碑形圭首圆琬,上削下丰。
自穿以上正面刻双虬交结环护之圆顶碑额,偏左浮起如圆顶碑形之平面题额,双行篆文额题《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12字。额下中部有圆穿。穿下刻碑文汉隶21行558字,虽经1790余年的风霜剥蚀,至今仍可通读。
碑文记述,樊敏祖先与先秦周族同宗,西周建立后分封晋国,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樊氏一族流徙入“华南西疆”,定居青衣县地;其后记述樊敏自东汉元初六年(119)出生至建安八年(203)寿终,84年间的生活、从政经历及相关史事,对补充和映证东汉后期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此碑书法,结体丰茂,笔兼方圆,体极匀整,康有为誉为“虚和娟妙,如莲花出水,如明月开天”“为干禄书无上上品”。(《广艺舟双楫》)自宋代赵明诚《金石录》收载以来,历代著录此碑者达数十家。
碑阴额部刻双螭环护,偏左额题部分刻一朱雀,穿下援例应刻立碑臣吏姓名,似因风蚀洗镌,现存北宋丘常和南宋程勤两位芦山县令发现并建亭保护此碑的跋文二段。前者刻于崇宁壬午年(1102),后者刻于绍兴已卯年(1159)。1942年时任西康省主席的刘文辉曾拨款命县长张宗建亭保护,直至1986年四川省文化厅拨款另建新亭。
樊敏碑能以较完好状态保存至今,与历代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樊敏阙、碑及其他石刻,均为珍贵的大型东汉石刻文物。1961年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樊敏碑.阙》名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以《樊敏阙及石刻》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四川省芦山县城南沫东镇
交通路线:从芦山县汽车站进入东风路,行驶30米;左转,从东风路到沫东镇,行驶1.3公里;到达沫东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