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沟,为红砂岩地质,历经千百万年的风沙切割和流水溶蚀、冲刷而成,在陕北黄土高原大体量呈群落分布,国内罕见,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称。 甘泉大峡谷由大小120条峡谷组成,水、阳光、青苔相互交织、
秦直道是秦代修建的重要军事道路,陕西省富县、甘泉县秦直道是秦直道线路中保存最好的部分。秦直道从墩梁(位于富县、甘泉交界处)西北再转东北行走于山脊之上,在安家沟下山,过洛河后,从方家河龙咀沟上山,北至志丹县永宁公社柏板村附近,以安家沟为界被
雨岔大峡谷位于张家沟村北10公里的样子。从张家沟出发,开车到雨岔水库,没有了柏油路,然后开始爬山,土路,进入了景区。手机信号不是很好。大峡谷有四处,分别是:花豹岔(长200米)、龙巴沟(长2500米)、牡丹沟(长200米)及其对面的一线天(200米)、桦
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泉县西南部东沟,森林覆盖率高达92%,生存着60多种动物,600多种植物,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是避暑纳凉、休闲观光的绝佳之地。园区内有隋炀帝和薄姬的传奇爱情故事,遍布着隋唐古寨、秦直道、烽火台、千尺
香林寺又名弘门寺,位于县城西北40公里的下寺湾镇香林寺坪村北的奇峰之上,据《延安府志》记载,香林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因满山翠柏飘香而得名。寺院依山而建,山势奇峻,古柏森然。俯瞰山下,洛水环绕,沃野千倾,千年敷政古城屹立对岸,周围美景尽收
美水泉位于甘泉县城西南3.5公里,神林山南麓的美水沟。据史书记载“美水泉”由隋炀帝赐名,后钦定皇宫专用,美水泉水成为贡水后,长年累月送至长安皇宫饮用,甘泉因美水泉改为甘泉县,一直沿用至今。 美水泉是陕西四大古泉之一,储量丰富,水质优良,富含锶
张家沟村位于峡谷群密集的雨岔沟沟口,是前往桦树沟峡谷、南河牡丹沟峡谷、龙巴沟峡谷旅游的理想落脚地,也是去蛇河沟等峡谷、秦直道甘泉段等地旅游的理想中转站。该村辖张家沟、杨崖窑、石畔、崖窑底、锁崖窑五个村民小组,农户273户874人,总耕地面积10431
石门雄关位于甘泉县石门镇北沟川与洛河川交汇处,由青州城、马超洞、古寨堡三部分组成。周围山势险要,崇山峻岭,连绵不断。东西两山陡如刀削,耸立如门,故曰“石门”。青州城又名石门城、潘延堡,传说为三国名将马超所修,古城依山而建,三面环水,平面呈
白鹿寺又名白鹿禅院、众宝寺,位于高哨乡寺沟村东的白鹿塬上,距县城15公里。寺院南靠山,北临洛河。清嘉庆本《延安府志》记载:“白鹿寺,唐大历年建,后晋天福年间重修。殿宇宏伟,丛林极盛。历代宋、元、明皆有增修。 寺内有白牡丹、银杏,相传唐时遗种,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甘泉县下寺湾镇义子沟村。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34年11月,为了粉碎敌人“围剿”,1935年4月13日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从甘肃南梁迁到甘泉县的闫家湾村,9月又由闫家湾迁到下寺湾贺家湾村。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根据根据地的需要,积极开
下寺湾镇是甘泉洛河川经济、文化、商贸活动中心,镇区自然生态资源特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石油,是甘泉原油的主产区,有“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美称的甘泉大峡谷群;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北魏太和元年便在此设置“因城县”;红色文化
白鹿寺又名白鹿禅院、众宝寺,位于高哨乡寺沟村东的白鹿塬上,距县城15公里。寺院南靠山,北临洛河。清嘉庆本《延安府志》记载:“白鹿寺,唐大历年建,后晋天福年间重修。殿宇宏伟,丛林极盛。历代宋、元、明皆有增修。寺内有白牡丹、银杏,相传唐时遗种,
甘泉县博物馆位于甘泉县中心街052号,1998年8月正式筹建,1999年10月建成,2000年11月正式开馆。隶属于甘泉县文物旅游局,与文物旅游局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甘泉县博物馆馆舍为一幢二层仿古建筑,座东面西。院内有始筑于唐武德元年的伏陆古城墙的残段。198
列宁小学旧址位于甘泉县下寺湾镇阎家沟村委会第二村民小组北的后沟。1935年,陕甘边边区政府进驻洛河川后,在下寺湾闫家沟村创办列宁小学,王华任校长,贺寿山、胡兆阳、曹秀为教员。学校规模不大,只有31名学生。办学及师生的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