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读书台掩映于古柏苍松,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读书台坐北朝南,是不完全对称的四合院建筑,分为前中后三院。整个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颇具江南园林风韵。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前矗立的是唐代宗大历六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为表彰陈子昂所立的“旌jing德碑”。记载着陈子昂的家世背景。以及他在文学上所做的贡献以及对其的评价。两边的花坛各有一字花语“文宗”,指的就是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前院。前院由门坊,感遇厅和三条廊道组成。
在门坊上的对联,是晚清最后一名举人,射洪人马天衢qu所写,这也是金华山上唯一一副被收入《中华名联大观》的楹联。上联“亭台不落匡山后”,意思是此台足以和诗仙李白少年时在江油读书的匡山媲美,下联“杖策曾经工部来”记述的是宝应元年,杜甫拄着拐杖前来凭吊陈子昂史实。
感遇厅,因陈子昂代表作《感遇诗38首》而得名。感遇厅三字为当代著名军旅画家敬庭尧先生所写。
关于陈子昂的扬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就是王适的预言,二是有据可查的是他的上书谏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谏灵驾入京书》,武则天看到这篇谏书“称其才”,召见金华殿。虽然未采纳,但却赞他:“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成(WEI)暐晔。”并封他麟台正字官衔,后升为右拾遗。因为武后的这一至高评价,陈子昂立刻被誉满天下。
《登幽州台歌》公元696年,因契丹侵犯,陈子昂奉旨随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武攸宜为人轻率,不懂兵法。缺少谋略。屡战屡败,陈子昂多次进谏,武攸宜不听,反而把他降为普通军士。陈子昂连受挫败,满腔报国大志化为泡影。苦闷之际,他登上幽州台举目四望,不由慨然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北征以后,陈子昂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开始厌恶官场的浑浊,四十岁时,他以父老为借口,辞官还乡。回到故乡金华。
地址:遂宁市射洪县金华古镇
开放时间:08.00-18.00
门票:5元
电话:(0825)6623085;(0825)6633535
周边公交信息:射洪金华汽车站在射洪县其他北转盘
交通路线:从射洪客运总站进入S205,行驶18.6公里;向右前方行驶,进入子昂路,行驶4.0公里;到达子昂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