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简介:
滇越铁路(滇段)始建于1903年,1910年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三条铁路,也是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铁路工程之一。就是在今天,仍然堪称中国铁路乃至世界铁路发展史中最珍贵的活文物、活标本和活化石。滇越铁路给开远带来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开远自此走上了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经开远的滇越铁路,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全长58 .43公里,于1909年开通营运。开远火车站位于滇越铁路滇段的中心点上,南来北往之客都要在此停宿,使开远成为滇越铁路唯一的二级站。已有百年历史的滇越铁路,横贯穿梭于滇东南的云岭之中,那些飞驰的列车、滚滚的车轮、蜿蜒的铁轨至今仍呈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滇越铁路的轨距为1米,比现在国内通行的准轨窄43.5厘米,故又称为“米轨 ”,是中国现存最长的一条“米轨 ”。全长854公里,其中滇段465公里(又称为昆河铁路),越南段389公里,但滇段工程 远比越段要复杂得多,所付出的代价更是修筑越段所无法比拟的。在长仅465公里的线段上,就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润气候三大气候带,穿越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全线80%的线段在崇山峻岭间穿行,共有桥梁425座,隧道115座,占全线总长的36%,几乎是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海拔从河口镇的76米到昆明呈贡水塘站的2030米,高并达1954米。其中倮姑至白寨间44公里的区段,海拔高差竟达1242米,平均坡度达千分之二十,这在当时世界铁路修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修成之际,因其险峻卓绝的设计和浩大的工程 ,滇越铁路在当时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齐名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然而,正是这一“工程奇迹”,即让中国人民,特别是云南人民付出了沉重的借价,其代价可用触目惊心、不忍卒读来形容。
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法国殖民者对中国筑路工人进行了极其野蛮、惨无人道的奴役与压迫。因铁路一般是在高山峻岭中穿行,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工,除役使云南各族人民外,还从河北、山东、广东、四川、浙江等省招募大量民工,前后7年间,总数不下二三十万,每天上阵的劳工三四万、五六万不等。为保证劳工数量,当时铁路的承包商印支铁路建筑公司串通云贵总督和洋务局,在云南各地摊派劳工,其中楚雄府竟规定:十八岁以上者,概充铁路苦工一年,不愿意者缚手于背,以枪队押送,不从者侧击杀之。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1月)湖南候补道沈祖燕奉命到洁具越铁路施工沿线查访,以耳闻目睹据实禀报清廷:“洋包工督责甚严,每日频点名两次,偶有歇息,即扣资一日,稍不如意,鞭挞立至,偶有倦息,即以榛击之。种种荷虐,实不以人类相待。”连当时的云南地方官吏也不得不承认“此路实吾国血肉所造成矣”。
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空间有多少中华儿女魂归野林深涧?这一数字已无法统计,仅法国官方的统计数字为1.2万人。埃德加·斯诺在他的作品《南行漫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这是一条很不寻常的铁路,传说修筑中国境内一段,历尽千辛万苦,每铺一英里黑道就有一名中国苦力丧生,这是完全可信的。”事实上,这一说法过于保守。当地民间认为死亡人数是7-8万人,当时法国报纸称:中国工人在人字桥上的施工是“死亡之上的舞蹈”。人字桥可谡是用白骨堆成的桥。
滇越铁路的开通,给法国人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尽管这条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凝聚了中国人辛酸血泪的滇越铁路,但有一个事实不容改变,那就是它打破了云南的封闭状态,加速了云南的近现代进程,对云南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为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经开远的滇越铁路,北起小龙潭灯笼山,南至羊街与蒙自草坝接壤处,全长59公里。滇越铁路开远段于1909年开通营运,从此承载着客货两运的运输任务,也正因滇越铁路开远段的运输吞吐量繁重,开远历史上一度成为繁荣的交通枢纽地。在全条约59公里的沿线上,开远地段有仁者三孔桥、木花果大花桥、洋人坟、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包括巴都署旧址、226号楼、机车库旧址)、法国医院旧址、小龙潭法国铁路桥、玉林山七孔桥等处建筑。其中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即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包括巴都署旧址、226号楼、机车库旧址)、法国医院旧址、小龙潭法国铁路桥,其保护管理机构分别为昆明铁路局开远土地房产管理分所、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昆明铁路局开远工务段。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两处,即玉林山七孔桥、洋人坟。
滇越铁路建成通车后,开远历史上一度成为繁荣的交通枢纽地。随着交通的发送,开远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昆明、个旧、文山的大批官办、民营企业纷纷在开远设机构、建货场,省内外商家进开远驻地经营,一批手工业产业兴起,开远迅速发展为云南省重要的化工能源、建材工业基地。受沿滇越铁路进来的西方文明的影响,开远开办了电灯公司,政府投资兴办的水电、制糖等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开远以工业为主的格局自形成,并对新中国成立后开远成为云南的化工、建材、能源基地和洁具南的物资集散地产生重要的影响。
滇越铁路给开远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使开远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受在开远驻扎的法国人的熏陶,普通开远人也开始使用法国人的火柴、肥皂、香皂、煤油等生活物资,并慢慢取代了自己的一些手工制品。婚俗方面,在滇越铁路开通之前,开远人的婚礼都依旧俗,穿戴凤冠霞帔、跨马乘轿、行拜堂成亲礼等,但滇越铁路开通后,也开始穿西式婚纱,举办婚礼。建房方面,洋式建筑在设计上有更科学、合理之处,开远老百姓就仿照这些建筑,从自己房屋的采光、建材上开始改变建筑形式;穿戴方面,少数民族的鸡冠帽造价昂贵,于是不少人就将其换成了外来的毛巾作为配饰;体育方面,法国、越南人在开远开展足球比赛,把足球运动传到了开远;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随滇越铁路而来的法国人在开远修建俱乐部,到周末开舞会,跳交谊舞,使开远人很早就认识了西方的“国际舞”。旅游方面,现今留存的法式建筑均可成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都影响着开远人的生活。
滇越铁路全线共设有34个车站,分别为一、二、三等站,开远为全线唯一的一个二等站,重要地位仅次于昆明这个一等站,奠定了老开远“旱码头”和“滇南商埠”的地位。开远古称“阿迷”州,滇越铁路通车11年后才更名开远。
滇越铁路促进了开远的社会经济发展,开远从明代建城至今有500多年历史,1910年铁路开通后,车站附近的小村庄很快就形成了新的经济区。开远人接受了新事物:洋式建筑在设计上有更科学、合理之处,老百姓就依照这些建筑,从自己房屋采光、建材上开始改变建筑形式,荒凉小镇因滇越铁路的开通变得更加繁荣。开远作为有着560多年历史的老城,真正的焕然一新。法国人把火车站附近变成了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洋镇街”,成为当时开远热闹的经济中心。“洋镇街”虽然只存在了20多年,但它令当地老百姓的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当地老百姓会参照法式建筑来对中国传统的房屋进行改造,开始使用法国人的洋火、肥皂、香皂、煤油等生活物资,并慢慢取代了云南人自己的一些手工制品。
滇越铁路的开通也使得省内的白银大量外流,对地方经济有所影响。铁路通车后开远开办了电灯公司,政府投资兴办的水电、制糖等手工业得到发展。开远以工业为主的格局就是当时形成的。体育方面,法国、越南人在开远开展足球比赛,把足球运动传到开远。文化生活上,随滇越铁路而来的法国人在开远修建俱乐部,到周末跳交谊舞,这些都影响着开远人的生活。铁路给百姓带来了实惠。铁路修建前,从开远骑马到昆明要7天时间,后来只需要1天。
在修建滇越铁路的过程中,除12000多名劳工献身外,还死了80名工程设计指挥人员,几乎都是法国人。死后主要葬在开远、芷村等地的铁路边上。拨开丛生的荒草和藤蔓,开远解放军化肥厂内一角至今还存留着一片2790平方米的墓地。这里被当地百姓称为“洋人坟”。
据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准备修滇缅铁路,宋美龄去了一趟开远考察,乘坐的是米西林机车。机车的舒适程度和快捷的速度使宋美龄惊叹。资料显示,滇越铁路在开远境内全长126.06公里。除经过开远市区外,还经过小龙潭、大庄、羊街等地,是开远对外连接的主要通道和交通动脉。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滇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开远的物资运输主要依赖于滇越铁路,开远成为滇越铁路的中心站。
百年后,滇越铁路影响依旧。作为国家铁路网中唯一还在运营中的米轨铁路,虽然滇越铁路目前客运业务已经全面停运,但是货运业务一直在运营,每年还承担着开远市600多万吨的货物运输量。滇越铁路北上与准轨贵昆线、成昆线等铁路连接,南下与越南米轨铁路相通,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络。可以说,正是滇越铁路的修建,带来了开远的发展与辉煌。
如今,滇越铁路背着沉甸甸的历史,但肩负的使命却远未结束,在河口县境内50千米的铁路轨道上,历史永远记录着当年的风雨云烟,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百年兴衰的痕迹。那些悲怆弯曲的铁轨,它将永远向人们述说着铁路线上所发生的百年故事。
位置:云南省红河开远市